一、专业培养目标:
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,遵守职业道德,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航天航空事业发展需要,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、外语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,掌握航空航天动力系统设计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等专门知识,能够在航空航天动力及相关领域从事动力系统基本设计、测试、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。毕业后五年左右,能胜任航空航天动力系统基本设计、制造、测试、维护等工作的工程师。
二、主干课程:
工程力学、工程热力学、传热学、气体动力学与飞行原理、动力机械三维CAD、自动控制原理、飞行器维护技术基础、飞机的结构与系统、燃气涡轮发动机、活塞式发动机、航空发动机维修及测试。
主要专业实验:
工程热力学实验、传热学实验、气体动力学及飞行原理实验、飞机结构与系统实验、飞行器维护技术实验、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认识实验、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实验、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结构认识实验、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原理实验、航空发动机维修及试车实验。
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:
金工实习、生产实习、机械基础课程设计、动力机械三维CAD实训、航空发动机课程设计、飞机维护基础实训、航空发动机维护测试实训、毕业实习、毕业设计。
三、就业方向:
毕业生主要面向航空航天院所、民用航空公司、通用航空公司等单位,从事航空发动机或其它动力系统的基本设计、维护、试验等方面的工作,也可以在交通、能源、化工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。
四、专业实验室:
本专业目前拥有工程热力学实验室、工程流体力学、传热学实验室、飞行器结构实验室、航空发动机原理实验室、航空发动机维护实训室。

飞行器结构实验室
拥有小型活塞式、涡喷发动机轻木飞机12架、直升机、多轴飞行器一批,可开展飞机结构方面的认知实验

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原理实验台
可开展涡喷发动机原理实验,通过电脑监测发动机的推力、转速、燃油流量、空气流量、排气温度等。

空气动力仪

莱康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维修实训

涡轮喷气发动机维修实训
五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基地:
目前与桂林机场、西安威胜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,联合开展专业实践教学、师资挂职实践等工作。
六、师资情况:
目前有专业教师10人,其中博士2人,企业兼职教师3人。
七、学生科技活动、学科竞赛:
依托学校航空发动机实验实训基地,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驱动,融合学校航模协会活动,开展了一系列航空科技活动,逐步建立了课外航空科技活动平台。近3年来,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获得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,省部级大学生创新项目5项,2015级的杨凡等代表学校参加中国航空学会、广西航空航天学会组织的国防知识进校园活动8次。

学生在实验室制作航模

学生设计的飞行器在2017年学校航天日上的精彩表演

学生参加陕西汉中国防科普校园行活动

学生参加山东国防科普校园行活动

学生参加广西国防科普进校园活动